什么是A-level
A-Level 全称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
英国的高中课程,是英国全民课程体系,是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课程。
A-Level课程证书被几乎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 在中国开设A-Level课程旨在为中国学生提供进入国外大学的有效途径,具体目标为:培养在国内初高中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世界顶尖大学;培养在国内初高中成绩中等的学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在国内初高中成绩一般的学生考取适合自己的大学。
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及其考试分别由英国四个主要考试局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s, 简称CIE, Oxford Cambridge and RSA Examinations 简称OCR, Assessment and Qualifications Alliance 简称AQA 和EDEXCEL等设计并组织,其权威性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迄今为止,全球已有5000多个教育机构开设了英国高中课程,每年有数百万学生参加由这些考试局组织的统一考试。由于该课程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新加坡甚至直接将该课程考试作为大学入学的全国统一考试,香港也将该课程引进,作为大学入学的测试标准。
A- Level课程一般在中国开设数学、进阶数学(或称高等数学)、物理、计算机学、会计学、商业学、经济学等课程供学生选择。
A-level改革
       8月中旬决定英国高中生们升大学的A-Level成绩出炉,这是英国A-Level改革后的第一次考试。在首批进行改革的13门学科中,今年获得A*-A成绩的比例有所下降,而男女生比例持平,均为24.3%。去年这个分数段女生的比例是25.4%,男生是24.5%。 显示这些学科改革后的难度有所增加。
A-Level相当于英国的高考制度,学生可以用A-Level成绩申报大学,因此A-Level成绩对于英国学生举足轻重。同时A-Level课程由于有极高的国际认可度也被视为国际教育界标准。A-Level课程一旦改革那也一定会对学生、家长、大学乃至教育业界有深远的影响,下面就来梳理一下A-Level改革(A-Level Reforms)的细节及影响。
  A-Level改革不是一口气将所有科目都改成新的体制,而是分三年进行。首批新课程已在2015年9月份开始讲授(也就是今年的夏季考试)。2015、2016年入学的学生根据自己选的科目也许会同时学习实行新旧两种体制的课程。
  2015年秋季入学(2017年夏季首次考试):
  共有13门科目进行改革,包括:艺术与设计、商学、经济、历史、英语语言学、英语文学、英语语言学与文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这一批改革的学科已在今年夏季的考试中进行首次考试。
  2016年秋季入学(2018年夏季首次考试):
  除已改革的13门外,更大范围的学科进行改革,包括:拉丁语、希腊语等古代语言;西班牙语、法语等现代语言;地理、体育、舞蹈、音乐、宗教学等。
  2017年秋季入学(2019年夏季首次考试):
  今年秋季入学的话,学习的所有课程都将会是改革后的新体制课程。今年完成改革的科目包括:数学、进阶数学、法律、古代历史、艺术历史、政府与政治、考古学、媒体学、设计与技术、哲学等学科。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旧体制的区别,先谈一下旧体制的A-Level是怎样一种课程形式。
旧的模式更宽松
  旧的课程结构叫做模块式课程(modular course),将A-Level分成两年进行考试,12年级结束考AS,13年级结束考A2。由两年的成绩共同构成A-Level成绩,AS和A2各占A-Level总成绩的50%。
  每年学习的内容分成模块,一个模块就是一场独立的考试,学的时候也是单独的一本书。以数学为例,第一年(12年级)会学三本书,即三个模块;第二年(13年级)再学三本书,再考三次试,由这两年六个模块的总成绩构成数学A-Level的成绩。
  模块制的另一个特点是,每个模块都独立存在。比如:甲同学学习的科目中包括数学,他在12年级的AS考试中考了三个数学模块,其中两个模块都考得很理想,第三个模块在考的时候发挥失常,导致他的数学AS成绩从原本期待的A降到了B。以模块式课程的规则,甲同学可以转年重考他发挥失常的那一个模块,和他13年级的A2考试在同一个考试季内进行,不用再考成绩理想的另外两个模块。
  以上基本上是模块式课程的精髓,这样将考试分摊在两年间,以及重考政策宽松的考试结构之前视为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但近年有些人认为这样的政策过于宽松,导致重考的人数泛滥,而且过于分散的考试导致学生和学校花在考前复习的时间过多,影响了平时的授课。
新体制增加了难度:
  最后一套考试定成绩
  于是政府提出了对A-Level的课程体制进行改革——新的体制叫做直线式课程(linear course)。直线式课程只采用13年级夏季的考试成绩作为A-Level成绩,12年级的AS成绩不再算入A-Level成绩。
  这样一来学生是否选择在12年级夏季考AS也没有硬性规定了,学校或者在考试中心就读的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考AS。考AS的话可以藉此机会巩固第一年的学习内容,也可用来检测第一年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不考的话则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授课、学习新内容,让第二年的学习时间充裕一些。
  重考政策更严格
  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12年级的课程内容将并入13年级夏季的考试,两年的课程内容统一进行考试,而原本叫做A2的13年级夏季的考试将直接叫做A-Level考试。
  虽然一门学科的考试可能仍然是分成多张试卷进行考试(如Paper 1、Paper 2等),但是会把这些考试都视为一个整体,都在同一个考试季度进行。如果想重考的话,也必须把这个学科的所有试卷都考一遍,每个人也最多只能重考一次。
  减轻平时课业比重 侧重笔试
  除考试体制外,改革对于课程内容也进行了一些修改。详细的修改内容会因学科而异,但总体趋势是减轻平时课业(coursework)占A-Level总成绩的比重。
  比如科学类学科(物理、化学、生物)以前的实验考核是以在老师监视下独立完成实验的形式进行,改革后统统把实验内容纳入笔试进行测试。平时的实验纪录只给一个通过与否的成绩。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笔试的难度,并使成绩更加侧重于笔试部分。其它的变化还包括增加或减少内容的深度,或完全更改某些单元的内容等。
  改革将怎么影响大学申报过程?
  学生通常都于13年级的开始阶段进行大学的申报,递交的申报材料包括用于自我介绍的文书(Personal Statement)、12年级考过的AS成绩和自己学校给出的A-Level预估成绩。
  大学收到这些材料会进行综合考虑,也有的大学会进行面试,来决定给哪些学生发出有条件的录取offer(conditional offer)。录取条件通常都是三个学科的A-Level成绩。如果持有offer的学生在13年级夏季考试后拿到的A-Level成绩满足了条件,则会被大学正式录取。
  对于大学来说,申报大学过程中最靠谱的硬指标就是AS成绩了,改革后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完全没有AS成绩,学术类的指标就只剩GCSE成绩和学校给出的预估成绩了。而GCSE成绩在申报大学的过程中往往比重很小,因为11年级考的GCSE无法显示一个学生在A-Level中的学习情况。预估成绩由于是各个学校给自己学生开出的,比较不靠谱,也很难当作主要的考核标准。
  牛津剑桥的解决方案是各自出台自己的申报考试(admissions test),每个专业都会自己出试卷,然后根据考试成绩和递交材料决定对哪些学生进行面试。其它的大学也可能会通过面试来弥补AS的空缺,可是现在从学生的角度看最保险的手段可能还是参加AS考试。



 
                        








 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 伦敦国王学院
伦敦国王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南安普顿大学
南安普顿大学 诺丁汉大学
诺丁汉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 悉尼大学
悉尼大学 澳洲国立大学
澳洲国立大学 西澳大学
西澳大学 英国留学申请时间
英国留学申请时间 英国留学申请
英国留学申请 美国留学学费
美国留学学费 美国留学就业
美国留学就业 美国留学专业
美国留学专业 美国留学注意事项
美国留学注意事项 美国留学申请材料
美国留学申请材料 美国留学优势
美国留学优势 英国留学生
英国留学生 新西兰留学优势
新西兰留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