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申请的类型
ED (early decision),我们常见到的EDI、EDII都归为此类。是有约束力的提前录取,只能申请一所学校,录取之后必须去。ED有约束力,很多学校会通过ED来保障他们未来的enrollment,也因为此,ED的录取率相对更高一些。
但是,ED录取也会有很多的潜规则!
其高录取率中的录取的学生,很大程度在是优先录取了有校友关系、对学校有过捐赠、教职员工家的孩子,以及特长生(体育或其它领域)和少数族裔(例如拉丁裔,非裔会有明显的优势),实际留给国际学生(尤其是亚裔,从各学校的统计结论来看,亚裔毕业生虽然成绩优秀,但在为校园和community做出的贡献都是较少的,作为校友的回馈意识也很弱,这为亚裔申请名校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的配额也是限的,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另一方面,对于有助学金需求的学生来说,有部分学校会表明不建议在ED申请助学金。还有一些学校会表示,如果第一年不申请助学金,以后也没有机会再申请。因此,需要在确定ED学校之前,把类似的因素考虑进来,避免真正录取后的纠结与后悔。(ED的截止日期一般是11月1-15日,结果会在12月中发放)
大部分顶级学校的ED只有一轮,但在TOP30的学校中,也有个别学校是开设两轮ED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ED2。如果在第一轮ED中被DEFER或者是REJECT,还可以考虑申请第二轮ED。开设ED2的学校有RICE,EMORY,NYU等学校。
另外Chicago去年在EA的基础上又同时开设了两轮ED,此举也比较诡异,申请也变得更加激烈。 (ED2的截止日期是12/15-1/15左右,时间和RD一样,录取结果会在2月中左右发放。不过,ED2的录取会更selective,因为这个时候的学生,无论在分数上还是ESSAY写作上都日趋成熟)
EA:(early action)提前行动。无约束力的提前录取 (Non-restrictive EA),可以申一所学校,也可以同时申多所学校。
EA录取后无捆绑的要求,并不要求学生做出保证报到入学的承诺。学生一般要求在每年5月1日前答复是否接受此学校的录取结果,EA被拒或defer也不会影响RD的申请。一般开设这种开放性EA的学校多数集中在25-59左右的学校,例如UVA,UND,UMICH,还有CASE WESTERN, Tulane, Miami等等。
除了无约束力的EA外,还有两种其它形式的EA,一种是single-choice EA,另外一种就是restrictive EA。这两种EA是具有排他性的,即限制学生申请其他学校的EA和ED。因此,你一旦选择了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或Restrictive Early Action,就不能再申请其他学校的ED、EA了。(这两种形式的EA不能同时选择多所学校,而只能选择一所,性质和ED相似,但没有捆绑承诺,录取后可以不去。)
开设这种EA的学校有Harvard, Yale, Princeton, Stanford, 等。我们可以看到像HPY, Stanford等大牛学校都是开设的EA,因为这档学校并不会担心学校的enrollment,而旨在筛选有个性的学生。(私立大学的EA的截止日期一般是11月1-15日,结果会在12月中发放,公立大学,除UMICH外,UVA, UNC,Madison等学校录取结果大多在1月中陆续发放)
Priority:其性质和Nonrestrictive EA是一样的,一般多为公立大学所开设,也是我们常说的first deadline。
学校鼓励学生提早申请,方便掌握申请数据,预估未来的enrollment,可以理解成first come first serve。因此,在priority阶段,学校录取的概率也相对比较大。之前UNC,Umich (early response),UW-MADISON,UIUC,PURDUE等学校都开设了PRIORITY的申请。(priority的截止日期和ED/EA一样,一般是在10月15日,11月1-15日截止,录取结果在12月中和1月中左右发放)从目前的学校发展的格局来看,priority已经慢慢演变成EA的申请了。
以TOP50左右的大学为例,我将各大学的early policy做了以下的整理,大家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policy以及自己的自身条件来制定适合的申请战略。
· ED: Columbia, Duke, Penn, JHU, WUSTL, Dartmouth, Cornell, Brown, Emory, Rice, Northwestern, CMU, Tufts,Wake Forest U, Rochester, Brandies, William and Mary, NYU, Lehigh, Case Western,RPI,Tulane
· EDII: Rice, Emory, Brandies, NYU,Vanderbilt, Case Western, TUFTS, RPI ,Lehigh
· NON-binding EA (12月出结果): BC(12月24日出结果), Georgetown(可同时EA其它学校,但不能选择ED), UIUC, Case western, , CIT,Chicago, CIT,Tulane,Miami,
· open RA:MIT
· NON-binding EA (1月出结果):UVA, UNC, Wisc-Madison, GT,Tulane, Northeastern
· Priority: USC (申请scholar或艺术类学科,12月1日deadline),PSU: FALL/SUMMER 2/1;SPRING10/1
· Single choice (restrictive) EA:Harvard, Yale, Princeton, Stanford, U of Notre Dame
备注:UC系统的学校不设置ED或EA,deadline统一为11/30,USC也没有设置ED或EA, deadline为1/15 (申请Scholar需要在12/1提交申请)
谁更适合早申请?
以申请TOP50、冲刺30为例,如果学生能够在申请当年的上半年(不晚于9月份)拿到有效的标化成绩,如IBT:110, SATI:1500, SATII(二门或三门,or 视学校而定可optional),在课外活动上也有丰富的经历,如果假期有时间,更建议这些学生去意向学校进行校访,联系学校的学长学姐了解更多的信息,预约学校的面试,去admission office和招生官沟通,这些都是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的渠道。
如果目标非常明确,也可以申请该校的summer school,提前深入的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考虑利用早申请试试运气(为什么说试试运气,虽然ED的录取率高,但是实际录取中,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RD中更容易获得录取。因此,ED的申请心态非常重要,以最积极的心态去准备,同时也最好最坏的打算,录取了可以当是种彩票,被reject和defer后不要泄气,总结问题,在RD中最好更充分的准备,毕竟在RD阶段,随着文书写作的深入,对很多问题的思考也会随之更加深入和明确,这个时候的文书格局,思想深度应该会更高)
ED选校的常见策略分析
确定了早申后,大家接下来就会考虑ED什么样的学校。一般常见的ED心理有这几种:
1 . 随大流,冲刺那些ED录取率高的学校。Emory,WUSTL,Cornell这几年等ED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和很多学生随大流的心态也有些关系。
解析:随大流的心态并不是不可以,但建议大家一定提前做好功课。首先,我们需要清楚自己的需求,在选校过程中更看重哪些因素?排名?专业?地理位置?奖学金?学术资源,实习和就业机会?多大的学校size? 师生比?你的这些需求是否可能在学校里得到满足?另外,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经历,了解目标学校的学生状态是怎么样的?联想一下自己未来在学校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可以考虑选择两三个学校option,进行横向对比,看看哪些更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2. ED梦校,特别喜欢某个学校。如HPY, Columbia, Duke,Penn,JHU等前10左右的学校,觉得不ED名校不甘心。
解析:这类学校的申请难度是更大的,学生不仅仅是要优秀,(分数高低只决定了可以选择的学校范围,但是不是那个能被录取的个体,还需要考查很多软性实力,每个人的学习成长经历都不同,录取的结果不仅完全依靠分数来决定)同时还需要更具多样性,更有特点,清楚自己是谁,已经做了什么,想要什么(目标),成为怎么样的人。除了上述在随大流的学校中所提及的信息,需要深入了解学校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自己的value是不是和学校的spirit匹配,自己可能为学校再做出哪些contribution。做了充分的调研,同时也能找到和学校更多的契合点,才可以啬录取的概率。
3. ED和自己匹配度更高,最为适合的学校。努努力最有录取可能性录取的学校,更重视ED的命中概率。
解析:我觉得这类学生是最聪明的,也是最现实的。这类学生和家长往往心态特别放松,不过分纠结于排名,能在考虑匹配和适合的前提下才再同时考虑排名等因素,因此更容易在ED中获得录取。
以上是对几种常见的ED申请心态进行的解析。无论是哪一种,都建议大家在选择后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准备。
Early阶段的申请战略建议
ED录取率高,同时也有高风险性,建议大家不要把宝完全压在ED录取上,而是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申请,将更多的精力放在RD的准备中。为了缓解大家的焦虑心态,建议大家根据上述各学校early阶段的政策做好申请的战略安排。
ED的同时,可以考虑EA几所录取机会更大的学校和safety学校,如果能在12月中拿到30-40左右的录取结果,即使ED没有命中,也会因为已经拿到了还算OK的录取结果而踏实,在RD中设整申请战略,尝试申请一些更好的学校。
老师指导过的学生就有很多这种情况,例如ED Brown,Columbia,同时EA Tulane或Top30的LAC,例如Colorado College,在拿到了EA录取后,在RD阶段放弃了30-40大U的申请,将list向前又做了调整,最后都有在RD中拿到TOP20的录取。
利用好ED2的机会,如果没有觉得ED1条件不成熟,或者是因为准备不充分而被拒,也可以考虑利用好ED2的机会,虽然ED2的录取概率会比ED1低,但毕竟因为有捆绑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有比较多的机会。
这个时候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应该更深入,ED的选择也会更明确,申请ED更能表示对学校的衷心,如果真的有非常喜欢的学校,又开设了ED2,不防试试看吧。
文理学院的早申计划
除了大U之外,文理学院(LAC)也是非常好的ED和EA对象。大部分文理学院都有开设两轮ED,还有个别文理学院设置了EA,例如Colorado, Richmond, Dickinson等学校。
如果你现在对专业没有特别明确的方向,希望在本科阶段获得更广泛的涉猎和自由度,想体验美式的精英小班教学,更重视教学的学校,那么LAC是非常好的选择。
文理学院因为其规模小,在国内的认知度低于大U,因此竞争没有大U那么激烈。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理学院就好申请,顶级的文理学院录取难度和大U是一样的,只是学校在审核申请的过程中并没有那么分控,而是更关注于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匹配度,学生对学校是否有深入的了解,双方是否是good fit。
所以文理学院在录取时会设置很多的essay,来考查学生的特点,同时也会非常关注他们的写作能力。文理学院的申请中,如果学生的特点比较鲜明,比较unique,即使标化可能有一点点欠缺,也有录取的可能性,这也是文理学院有筛选学生过程中弹性的一面



 
                        







 格拉斯哥大学
格拉斯哥大学 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 曼彻斯特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利兹大学
利兹大学 阿德雷德大学
阿德雷德大学 昆士兰大学
昆士兰大学 莫纳什大学
莫纳什大学 西澳大学
西澳大学 英国计算机专业
英国计算机专业 英国留学方案
英国留学方案 美国留学规划
美国留学规划 美国留学选校
美国留学选校 美国会计专业
美国会计专业 美国博士
美国博士 美国大学申请
美国大学申请 美国留学申请规划
美国留学申请规划 美国艺术留学
美国艺术留学 加拿大奖学金申请
加拿大奖学金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