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
理解问题和表达思想:学语文不是为了一点儿简单的文采,是要理解问题和表达思想。很多人讲东西讲不清楚,不仅是学生讲不清楚,很多老师讲课也讲不清楚。因为他们的语文太差了,不善于把自己的想法用合适的语言对合适的观众表达出来
我们在职场中要做职业化的人,可是好多工程师写邮件写不明白,讲半天自己的意思也讲不清楚,这样会给别人的感觉是:这个人不职业化,希望我做什么,半天说不清楚。相比而言,美国人起草的一份比较正式的邮件信函,就能写得清清楚楚。
语文是职业化的基本训练,语文是你成为一个职业化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把一个东西写清楚,正式地告诉他人,这就是一个职业化的训练,我们都希望我们找的会计师、律师、医生等是个职业化的人,而不是业余的,如果你的语文不好,永远给别人一种业余的印象。
语文是进入上流社会的敲门砖,如果看一些美国原版电影你会发现,在公对公的对话中,一个律师说话用词是不一样的,黑人就有一些“哈哈哈”的语言,不同阶层用词是完全不一样的。
学好语文是你说出来的话、用的词,能够达意准确。有的人为什么叫他“土豪”?因为他说来说去就是那些基本词汇,完全没有文采,这是语文的重要性。比如,很多人表达好就会一个词——好,没了。有些时候你都不知道他说好是真的好,还是他知道这件事了。这也是语文的作用,你想进阶,往上走,语文必须好。高等教育在最早的时候,像哈佛、耶鲁这些大学只教拉丁文,为什么?三个原因:1、读懂拉丁文的《圣经》。2、那时的学术语言是拉丁文,就是要训练你做事的职业化。你学会拉丁文,就学会了上流社会的语言。就像中国过去的读书人得会文言文一样:白话文早就有了,但只有读书人会写文言文,文言文就是你进入更高阶层的敲门砖。
其次,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
数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培养科学的常识和基本的素养,讲究逻辑和方法。每一种解决数学题的法,都是可以用于工作和创业。当你遇到一个不会解决的问题,以前那些解数学题的逻辑全都用得上。为什么会有人在学习数学上有差距
· 读题。很多人题就读错了,或者是没读懂。那这是语文的问题,说白了数学不好是因为你的语文不好,这个因素占了三分之一。
· 基础知识。你真得学会一些数学知识,否则肯定不会做题。比如说勾股定理你不知道,好多几何题就都不会做。老师天天让你做练习题,只能帮助你解决基础知识的问题。
· 逻辑。把题读懂了,从已知到未知,读懂题就是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在哪儿,未来要去哪儿。分析和逻辑就是找到这条路,基本知识是你的工具。你的逻辑就是这条道路,你得自己学会把它走通了。
学好数学就是这三条,很遗憾,大部分人学数学只知道学第二条。仔细想想,数学竞赛题做不出来,并不是老师教得不好,老师把第二条全教给你了,关键是你题也没读懂,也没找到逻辑。
再次,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历史在英语里叫history(男人的故事、他的故事),当然女权主义者说应该叫herstory,甭管是什么,历史不是要讲故事。中国老说以史为鉴,这件事其实不容易。真要是有以史为鉴,当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是为了以史为鉴,让皇帝们不要做荒唐事,司马光之后的昏君照样数不胜数,比明君不知道多多少,所以为什么不能简单地以史为鉴呢?因为条件是在变化的,什么事都是在变化的。
举个例子,大家知道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吧?就是明英宗去打蒙古,被人围在土木堡了,全军覆没,蒙古人就打到了北京城下,你说怎么办?当时大家说逃吧,于谦就说要坚守,结果一仗不但把蒙古人打败了,把明朝救了,而且从此蒙古的部落就完蛋了。到了崇祯皇帝,他也这么干,李自成快打来了,说逃吧?不行,不能逃,要守,结果自己到梅山上吊死了。情况看上去差不多,以史为鉴并没有用,因为条件变了。
那么,学历史是为了什么呢?主要是这么几件事:
美国老师说最好把历史当做研究。那么怎么学历史才是做研究呢?就是给你一个问题,你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你自己去找一些证据,发表你的观点、证实你的观点,这就是做研究。比如,华盛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抄历史书是没用的,他是美国的国父,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等等,而且搞民主政治,那些都不是你研究的成果。你要写这个,在美国的历史课是会不及格的。你可以说他是一个英雄,有什么什么证据,可以。你也可以说他就是一个白人奴隶主,也可以,只要你有证据。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只有研究做得好和不好,所以历史是可以培养做研究的。
历史是美国的第二写作课。因为你做完研究后,还要写一个十页纸的报告(初三的学生),你自己要到图书馆查资料,要有自己的观点,结论还要和前提、论据能够自洽。历史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是有好与坏。这是历史训练你做研究。
了解过去有助于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这个有点儿像我们中国说的以史为鉴。因为历史是在一个很长的时间线看问题的,从历史出发,你有可能了解未来。
在《智能时代》里写到,你了解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会造成什么结果,你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一模一样的结果,第三次照样也是一模一样的结果,你就能知道第四次智能革命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你不想成为被淘汰的人,应该怎么做就很清楚了,这就是能知道未来,让自己处于更优势的位置上。
中国人研究历史和美国人有一个很大的差别,中国人一般会分析一件事的真相,就是进行考古发现,当年光绪皇帝就是给毒死的,这个很重要,这是真相。当年朱允炆(明朝的建文帝)就是没死,不知道跑道哪儿去了,研究出这个结论就是为了发表论文的。去年有一本书叫做《地质时代的中国史》,是剑桥大学出的。这个书是很有趣的,有两个大特点:
· 根本不管中国是5000年历史还是3000年历史,以前搞不清楚历史就不写了,从秦汉开始写,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他会把每个历史事件放在这2000多年的时代里,来看这件事到底有多大意义。
· 把中国这个历史事放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去看它的意义有多大,而不是孤立地写中国这一件事。
这就体现了美国人研究历史很重要的特点。回想到我刚才一开始说的,学习语文有什么好处,你把语文放到所有的学科里看有什么好处。语文你去年什么水平、今年什么水平?从长远来看学语文有什么好处?这样的思路是很重要的。学历史你还会了解世界的多样性,了解我们周围的生活不仅仅是这么简单。
最后,我们为什么要学科学?
什么是科学的素养?今天看到很多说法,就是我们信仰科学,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科学从来不是信仰,科学是怀疑,宗教才是信仰。你说信仰科学,那是宗教,不是科学。科学是要不断被证伪的,今天看上去正确的结论,明天可能就会过时了。
但是你不能瞎怀疑。有时候我们在海外的时候讽刺一些人逢中必反,凡是中国人说的话他就一定要反,有些美国人是这样的,这种就是瞎怀疑,科学不是这样子的。
科学是说,这个真理成立是有条件的,研究科学就要看在环境变化的时候,或者说过去对条件不够了解的时候,得到的结论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广的范围内是否还成立。
比如,过去是生活在比较慢速度的环境下的,自然觉得牛顿定律是千真万确的事,当你到了光速的时候,发现好像牛顿定律不成立了,这就是环境变化产生的变化。
最早的时候,德国有一个化学家发明了两种药:阿司匹林和海洛因。这是一个人发明的,拜耳公司的。刚开始的时候海洛因是个不得了的药,为什么呢?它可以让人戒掉吗啡,后来发现它的危害比吗啡还大。刚开始出现阿司匹林的时候,大家说这是一个坏得不得了的药,因为它的副作用太大,后来把它做成了肠溶片,不要在胃里溶解,到肠子里溶解就没事了。
所以,原来觉得很正确的事,换一个新的环境,就会有新的认知,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地在进步的。
科学不是迷信,不是说某一个院士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你要依照一定的方法来得到这个结论,这是你学科学的目的,学会了这套方法,可以使你成为一个不迷信的人、一个理性的人。



 
                        








 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 伦敦国王学院
伦敦国王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南安普顿大学
南安普顿大学 诺丁汉大学
诺丁汉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 悉尼大学
悉尼大学 澳洲国立大学
澳洲国立大学 西澳大学
西澳大学 英国留学申请时间
英国留学申请时间 英国留学申请
英国留学申请 美国留学学费
美国留学学费 美国留学就业
美国留学就业 美国留学专业
美国留学专业 美国留学注意事项
美国留学注意事项 美国留学申请材料
美国留学申请材料 美国留学优势
美国留学优势 英国留学生
英国留学生 新西兰留学优势
新西兰留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