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更愿意把孩子送往国外留学,其中加拿大留学越来越趋于留学的低龄化。
加拿大是省管教育,联邦层面没有教育主管部门,各省的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倾向于招收在本省高中就读的高中生。其中在本省高中就读的高中生不管是国际学生还是本土学生,学生只要在本省高中就读,都可以拥有享受本省学生大学招生计划的“户口”。这种倾向不仅仅是在加拿大的一个省这么做,所有省的大学都是这样。
加拿大国土面积庞大,但是人口主要集中在十个省份,而以英语进行教学的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安大略省和BC省。在麦克琳大学排名上上榜的近50所加拿大大学里:
安省22所大学中有18所大学上榜,其中医博类5所、综合类8所、本科类5所;
BC省11所大学中有4所大学上榜,其中医博类1所、综合类2所、本科类1所。
从数据上看,安省的大学数量都远远高于BC省。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出国留学的中小学生选择去安大略省就读原因。
那么在申请大学时,不同身份的学生的申请通道是如何的呢?
以安大略省为例,在安省就读高中的留学生,与本地生一样,在大学申请过程中都属于安省应届高中生,在安省大学申请中同属于OUAC 101类别。这部分学生一起分享安省的大学大部分招生计划(约80%)。
同样都是在加拿大的留学生,安省以外的应届高中生想要申请安省的大学,他们在安省大学申请中属于OUAC 105D类别。在整个大学招生计划中,OUAC 105D占总招生计划的15%。
而从其他国家直接来安省读大学的学生,比如中国,高中毕业生或者高三学生直接申请安省的大学。这样的学生在安省大学申请中属于OUAC 105F类别,他们分享安省的大学招生计划中最少的一部分(约5%)。
哪部分学生申请到大学或者名校的概率更高,显而易见。
可以说,安省大学对本省高中毕业生的相对公平,已经达到了不分本地学生还是留学生的程度。在每个类别里,学生按照成绩升大学。所有申请人按照成绩从高到低自动电脑排序,再做人工审核,谁的成绩高(如果有附属材料的要求,同时考虑学生的附属材料的质量),谁就能脱颖而出,真正做到了在同一批次里的学生,不论身份是留学生还是本地学生,一视同仁。
BC省和安省对于留学生是否算作本省应届高中毕业生有着不同的解释。在BC省,不论学生是否在BC省的高中学习,只要这个学校使用BC省的教学大纲,BC省政府都视作该学生是BC省的高中学生,享受与在BC省学习的高中生升学的同等待遇。
在这样一个宽松的定义下,中国绝大多数中加国际班都是采用BC省教学大纲。学生在这样的中加国际班完成课程并且达到毕业要求,可以申请BC省的大学。每年,这样的国际班给BC省和其他省份的加拿大大学输送大量从中国来的留学生,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问一个问题:这样的留学生在大学成功毕业的有多少?
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快好省”的事情。
A同学从北京一个使用BC省高中教学大纲的国际高中毕业后,被西蒙菲莎大学录取,大一即被淘汰出来,转到安省某高中连同ESL又读了三年高中,最后在24岁的时候才考入安省南部的温莎大学。在这个学生毕业的时候,我们调取他在中国的国际高中成绩单,发现成绩非常不错。
G学生在中国读中加班,雅思没有达到大学要求,只能先进语言班。语言班一年又因为成绩被淘汰。有人可能认为在中国上一个国际班,拿个加拿大的高中毕业证书然后申请加拿大的大学,省钱生活又方便,殊不知这是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做法。
一个远离加拿大本土的地方,怎样保证高中教学大纲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质量不打折。中加班毕业的留学生在加拿大大学远高于平均水平的淘汰率,实际上已经证明了有很多在中国使用加拿大教学大纲的国际高中在教学质量上把关不严,升学指导老师无法接触到第一手的加拿大大学信息,盲目追求进名校的人数,甚至学校官方为了高名校率出面造假成绩单——成绩单不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而是学校为了学生能够达到大学录取要求,添加了水分的成绩。
在一个省内,一视同仁的背后是加拿大大学对同一个教育体系下培养的学生无差别对待。简单来说就是本省的大学更相信本省的高中教育大纲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大学入学的要求,其次是加拿大外省的学生,最后才是加拿大以外的大学。加拿大以外的大学又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优先考虑。
一视同仁也体现出西方人对于制度规范化的信任,认为只要有规范的制度和经过严格培训的人,执行这个制度就能保证当初设计时的质量要求。
这种以制度约束教学质量的做法,也得到了不仅是加拿大自己的大学的认可,例如安省高中毕业证书在其他西方国家所认可的程度就高于BC省高中毕业证书。澳大利亚对于持有安省高中毕业证书的学生,免预科可以直接进入本科学习。
确实有中国非常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凭高中成绩和高考成绩申请进入加拿大名校,但是这样的顶尖学生毕竟是少数。这样的学生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在大学学习中游刃有余。与在加拿大读了至少一年高中的学生相比,从中国高中直接考入加拿大大学的学生,在大一普遍出现对西方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不适应的现象。
举例说明一下。一个学生2015年进入安省某高中12年级学习,2016年毕业的学生,考入滑铁卢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据她介绍大一的学习情况,同一个专业里,从中国高中直接考入滑铁卢大学的学生,明显比从本地高中考入滑铁卢大学的留学生不适应大学课堂自由讨论,小组学习和演讲,大学的正课(lecture)、实验室课(lab)和课后辅导课(tutorial),课后要求的自学和利用图书馆查找资料。
反观在安省高中学习过至少一年的学生,对这些常见的西方教育教学方法已经驾轻就熟。加拿大的大学衔接的是加拿大的高中,当然整个教学方法也是无缝衔接的,不可能因为学生是直接从中国高中考来的,就有任何改变,一切都要学生主动去适应加拿大的大学教学。
所以,如果孩子后期打算去加拿大读本科的话,那么不妨给孩子多一个选择的路径-去加拿大读中学。
关于加拿大中小学的更多申请信息,请戳如下联系方式:   



 
                        







 格拉斯哥大学
格拉斯哥大学 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 曼彻斯特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利兹大学
利兹大学 阿德雷德大学
阿德雷德大学 昆士兰大学
昆士兰大学 莫纳什大学
莫纳什大学 西澳大学
西澳大学 英国计算机专业
英国计算机专业 英国留学方案
英国留学方案 美国留学规划
美国留学规划 美国留学选校
美国留学选校 美国会计专业
美国会计专业 美国博士
美国博士 美国大学申请
美国大学申请 美国留学申请规划
美国留学申请规划 美国艺术留学
美国艺术留学 加拿大奖学金申请
加拿大奖学金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