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和美国对金融(Finance)这一领域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一个中国学生说他是学金融的,到了美国会发现他学的在美国不被称为金融。相反,在国外是学的金融,在国内又可能不叫金融。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需要仔细地分析。
  一、中国所说的金融----宏观金融
  第一部分指的是货币银行学(MoneyandBanking)。它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有,是当时的金融学的主要内容。人民银行说我们是搞金融的,意思是搞货币银行。
  第二部分指的是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Finance),研究的是国际收支、汇率等问题。改革开放后,凡是以“国际”打头的专业招生分数都非常高的,更不要说加上金融二字了。这两部分合起来是国内所指的金融。为了避免混乱,我们且称之为“宏观金融”。有趣的是,这两部分在美国都不叫做Finance(金融)。
  参看国内金融学课程设置可以更好理解:
  二、美国的Finance---微观金融
  第一部分是CorporateFinance,即公司金融。
  在计划经济下它被称为公司财务。一说公司财务,人们就会把它跟会计联在一起,似乎只是做做表格。之所以应把CorporateFinance译成公司金融而不译成公司财务,就是因为它的实际内容远远超出财务,还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司融资,包括股权/债权结构、收购合并等,这在计划经济下是没有的;二是公司治理问题,如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等问题。
  第二部分是投资学,包括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理论与资产定价(assetpricing)等,比如资产定价,它是对证券市场里不同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物价格的研究;所以公司金融和投资学这两部分合起来是国外所指Finance,即金融。为了避免混乱,我们且称之为“微观金融”。
  根据这一分析,我们便清楚了。国内学生说自己是金融专业的,他们指的是宏观金融,但是按国外的说法,这一部分不叫Finance(金融),而是属于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这些领域:
  国外说的Finance(金融),一定指的是微观金融。在美国,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通常设在经济系,而公司金融和资产定价通常设在管理(商)学院。经济系也会有一些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因为这一领域与微观经济学,特别是产权和激励理论,有密切关系。
  事实上,很多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都是经济系毕业的。北京五道口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学生,按照国内的说法当然是学金融的。但是在美国,他们学的就不叫金融了。可见在金融这一领域,美国和中国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
  所以在美国金融专业主要是分为两大块:公司金融(CorporateFinance)和投资学(Investment)。美国无论是博士还是硕士所研究的内容都跑不出这两部分;而这在我国金融教育里几乎还是空白。
  关于专业申请和选择,老师建议大家,如果国内学习的是金融学,申请美国院校时可以重点考虑的吻合专业第一其实是经济学Economics.再可以就是考虑金融学或者MBA-Finance及其他商科相关专业等。



 
                        








 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 伦敦国王学院
伦敦国王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南安普顿大学
南安普顿大学 诺丁汉大学
诺丁汉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 悉尼大学
悉尼大学 澳洲国立大学
澳洲国立大学 西澳大学
西澳大学 英国留学申请时间
英国留学申请时间 英国留学申请
英国留学申请 美国留学学费
美国留学学费 美国留学就业
美国留学就业 美国留学专业
美国留学专业 美国留学注意事项
美国留学注意事项 美国留学申请材料
美国留学申请材料 美国留学优势
美国留学优势 英国留学生
英国留学生 新西兰留学优势
新西兰留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