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去了吗?”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就开始为孩子接受国际教育、出国留学发愁和焦虑。这些送孩子出国的家长,有的是一头雾水,有的是病急乱投医,有的则认为国内遇到问题都可以“一送了之”。另一方面,刚刚脱离了家长精心庇护的羽翼,就要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里经历风雨的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心理的指导和支持。
恰当看待出国留学
一定不能被裹挟,然后跟风去留学。没有一个教育体制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家长应该想明白送孩子出国留学是为了什么,还要充分了解孩子是否具备出国留学的条件。并不是在国内各方面表现不如人意的孩子到国外就一定可以脱胎换骨,而且国外通常考核标准更加多元,孩子可能会面临更加激烈和残酷的竞争。
很多家长和孩子存在一种误区:“既然国内升学压力大,就通过把孩子送出国门而解救他们出苦海。在这些家长看来,似乎出钱把孩子送出国门学习,就解决了孩子学习的所有问题,自己也可以彻底卸下家长的负担了。”而现实告诉我们,出国学习,特别是开始阶段,问题、困难会接连出现,考验才刚刚开始。
还有不少家长因为斥巨资送孩子留学而增加了对孩子的期待,但缺乏不一定能够上顶级学校的风险意识。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有过高的期待,这和因为孩子学习不好送出国一样是不恰当的。因为一个简单的事实是,那些能走进美国顶尖大学的留学生比例,实际上的概率不足1%,并且是尖子生里的1%。
出国留学,人们更容易想到要去“接受更好的教育”“争取更好的前途”“未来更好的工作和收入”等功利性的东西。而出国留学带来的一些非功利性的变化,如“开阔视野”、“增强适应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力”、“学会自由选择”、“学会自我照料”、“过简朴生活”、“自己为自己负责”、“寻找人生意义和存在价值”等比前者更重要的东西,却常常被人们放在了第二位。
“主动失联”与亲子关系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模式,决定孩子离开之后跟父母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沟通方式,甚至关系到家长对孩子的支持和帮助会有什么效果。因此,家长一定不能等到孩子已成人或者出国后,才考虑和他们的关系。
决定送孩子出国学习的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期,好好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因为子女在12岁以下还处于依赖父母的“有效期”,父母应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制定规则、设定边界、矫正行为。
不少未成年留学生的家长寄希望于国外寄宿学校代替父母行使管理职责。虽然很多国外寄宿学校有复杂的规章制度,但这些主要针对吸毒、喝酒等严重违纪行为。孩子是否会合理安排时间、上课是否认真听讲、作业能否按时完成等,完全要靠学生自觉,这时就需要父母继续适当行使约束、管理、提议、建议的职责。
亟待提升独立能力
有一些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弱,生活、学习中碰到问题不知怎样应对和处理。有的孩子心理比较脆弱,又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容易陷入与周围世界不相容甚至抵触的情绪之中。
留学生独自在外,对他们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些留学生哪怕是最基本的到校听课、完成作业,都难以做到。在国内期间,一些家长包办得太多,许多问题都让家长提前帮助解决了。当学生独立在外时,会一下子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再加上环境、学业的压力,一些学生就会出现放纵自己的现象。为此,留学生在留学前亟待提升独立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各种问题的频频报道,会让一些家长和学生在完成了留学申请后,对迈出国门后的一切未知和不确定感到茫然不安,甚至焦虑恐慌。
中国留学生频频遭遇的四大困难和挑战,除了前面提到的亟待提高的独立能力外,还包括排在第一位的语言能力、需要明确的学习目的以及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同时,与日俱增的交通事故、心理疾患、因对法律法规的无视无知产生的隐患等,也是触目惊心,令人心痛。
为此,留学准备,绝不只是托福、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等考试。出国留学,也不仅是孩子一种新学习形态的开始,而是会让孩子独自面对更多困难、更大挑战,也因此会带来更大半径和更多可能。因此,留学准备,不应该仅始于出国前,而是越早越好



 
                        








 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 伦敦国王学院
伦敦国王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南安普顿大学
南安普顿大学 诺丁汉大学
诺丁汉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 悉尼大学
悉尼大学 澳洲国立大学
澳洲国立大学 西澳大学
西澳大学 英国留学申请时间
英国留学申请时间 英国留学申请
英国留学申请 美国留学学费
美国留学学费 美国留学就业
美国留学就业 美国留学专业
美国留学专业 美国留学注意事项
美国留学注意事项 美国留学申请材料
美国留学申请材料 美国留学优势
美国留学优势 英国留学生
英国留学生 新西兰留学优势
新西兰留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