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EA是NationalCertificate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新西兰国家教育证书)的简称。2002年起,新西兰逐年停止从Year11到Year 13的全国性会考,代之以NCEA课程及其成绩考核制度。学生从Year 11到Year 13,依序通过学分考核并获颁Level 1、Level 2、Level 3的正式学历证书。
全新西兰近500所中学,约90%采用这种课程和考试制度。多数提供IB和CIE课程的学校(新西兰另两种高中学习模式),也同时并行NCEA课程。
和中国高考有什么区别呢?
西方人印象中的中国高考,与中国的高中教育体制不同的是,新西兰的NCEA课程是选修制度的,这有点像是我们在大学期间会经历的学习模式,高中生在这三年的学习中,都会被要求修满一定数量的科目,例如英语、历史和化学等。每个科目再分成几个小模块(Standards),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时间段来测评。例如化学课上的实验考试会有学分,写出来的报告会有学分,年底的一次考试也会占一部分的分数等。 而中国的高考只有在高二或高三时期才会分科及选择一门除语数外以外的必修课程,其他课程几乎都是选修课,而与新西兰高中教育体制NCEA最大的不同是,中国高考是“一考定终身”“一锤定音”的,而NCEA则是把平时的“小考”也算作学分,最后的“大考”算作部分的学分。两者还有一项本质的区别是,中国高考以精确的分数计分,通常高考成绩的总分相差1分的两个学生,都可能会被区别为一本及二本的差别,甚至同一个学校因为1分之差,而导致两个志愿填报相同的学生最后就读不同专业。
而新西兰的NCEA并不鼓励精确的排名,很多考试只是粗略划分为: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最终评定算法也最复杂,除了学分(credit)的要求,还要根据参数计算出等级评分(rank score)。这符合新西兰倡导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天赋和擅长点来培养学生,使每一个学生作为个人和社会成员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中文课需谨慎选择
选择科目时,一些学生投机取巧想要拉高自己的学分,从而选择课程原本是设计给非中文母语学生的中文科目,结果学起来轻松,每次考试都拿A,想要拉高自己的总分后去申请大学。但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中文即使是“送分科目”,也不要去盲目选择,因为大学的招生官们也不傻,申请材料中很容易判断出你是华人,如果你在申请中或面试时不能很好地解释选读中文的理由,即使满分的中文成绩,含金量也将大打折扣。结果反而可能导致优秀的大学没有录取自己。
大家有关于新西兰NCEA课程的问题,就拨打下老师的电话,免费咨询!



 
                        







 格拉斯哥大学
格拉斯哥大学 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 曼彻斯特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利兹大学
利兹大学 阿德雷德大学
阿德雷德大学 昆士兰大学
昆士兰大学 莫纳什大学
莫纳什大学 西澳大学
西澳大学 英国计算机专业
英国计算机专业 英国留学方案
英国留学方案 美国留学规划
美国留学规划 美国留学选校
美国留学选校 美国会计专业
美国会计专业 美国博士
美国博士 美国大学申请
美国大学申请 美国留学申请规划
美国留学申请规划 美国艺术留学
美国艺术留学 加拿大奖学金申请
加拿大奖学金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