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看英国留学博士套磁信书写指导
  第一段,简单一两句话介绍自己的背景,然后说明自己写这封信的用意。这里介绍自己的背景一定要把自己背景中的最亮的点概括出来。
  另外,要在开头就说明自己这一封信的用意。这是中国学生往往不太习惯的。但是在信的开头就说明你想干什么却是美国人惯用的思路和方式。
  第二段书写中,尽量要表达自己对于对方所作的科研的兴趣和看法,结合自己的背景来谈,找出匹配的点来,并且结合要申请项目的导师的需求来谈。比如导师在做一个什么方向,你也有类似的经历,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另外,要尽可能得写出一些有深度的看法来。这段的内容也是套磁信的核心,所以要想写好第一封套磁信,必须是在看了很多教授所发表的论文或者在做的项目或者之前做过的研究,深入挖掘之后才可以。
  第三段,重点介绍自己的背景中比较值得说的经历。概括一下自己的背景,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你能带给对方什么。假如对方录取你,你能给他的项目组带来什么。
  最后,建议把最近更新后的CV以附件形式附上,或者是有自己比较全面的个人主页的链接放上去也是可以的。
  什么时候准备套磁比较好?
  申请前的联系
  申请前的联系主要作用是筛选适合自己的学校、专业和研究方向。主要联系对象是在该校学习的朋友,校友和研究生院秘书等。本质上讲,这是学校和专业调查的一个部分。主要内容是询问该学校该专业的招生情况,如录取比例、奖学金发放比例以及就学费用等、该专业学生的组成、现在正在研究的项目、毕业去向等,还有该院系在哪方面的研究较强、学校设施以及在当地可以利用的资源等等。了解这些对于你是否选择该校,你的申请有几成胜算,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在了解自己要申请的program和研究方向后,就可以和相关的教授联系了。联系教授的一种方式就是不谈申请而就教授的目前研究谈起,谈谈自己的熟悉和爱好。这在学术上要求较高,因此比较难,比较适合正在做项目的研究生或帮助老师做相关项目的本科生。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开门见山,直接表示对教授的研究方向感爱好,并针对教授的研究项目和领域提一些自己的问题,教授一般会热心地回答的,至少会建议你读一些参考文献的。
  最佳时间安排
  套磁通常分为前期套磁和后期套磁两种。前者适用于申请材料递交之前,作用在于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教授现在项目是否匹配,以及了解教授的招生情况;后者指的是在申请材料递交之后,除了向录取委员会和学院确定自己的材料是否齐全外,更为重要的是持续性的与教授保持沟通,增大自己的录取成功率。
  在奖学金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建议学生最好在申请工作正式开始前的6个月(即大三下开学时)就开始前期的套磁工作,不仅能够对心仪导师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能在众多申请人中先行一步。
  下面来看看英国留学博士套磁信无回复怎么办
  1、进行自我检查
  发出套磁信那么久后,教授都不理你,这时,必然有必要好好自我反省下,追究下原因了。对于套磁信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再仔细分析下给教授发出去的套磁信。是否没有充分将优势展现出来,没有吸引到教授,教授不屑于回复?
  是否套磁信过于冗长,没有突出重点,教授更是看完也不知道你这长篇大论想要表达个啥意思,从而就不理会了呢?对于非常忙碌的教授来说,一篇简明扼要的套磁信,才是教授希望看到的,长篇大论估计也没时间认真去看。
  2、寻求各种渠道的帮助
  确保咱们自己写的套磁信没有问题,那可能就是教授真的工作较忙,而没有打开email,没有看到了。但通常来说,想要招生的教授,自然都会收看邮件的,所以,这时,你要想想是否套磁的这个教授根本就不招生呢?
  分析完以上原因后,如果你还是对这个教授情有独钟,非他莫属的话,那你可以去浏览下教授的主页,看教授的学生中,是否有中国学生,可以争取联系下他们,询问下教授的招生情况,并了解下教授是否近期较忙,而没有回复你邮件,这样也让自己心中有数些。
  顺便说一下,由于都是中国人,教授的中国学生们也是和你们一样,经历过套磁等申请,才跟着教授学习的,一般的中国学生都会很乐意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的,切莫因为不好意思联系,从而错失机会。而且,由于他们了解教授的招生习惯,请教下他们的经验,对大家也是有所帮助的。
  3、更换教授
  采用了以上方法后,估计一个多月的时间都会过去了,如果教授还是不理会你,那么可以考虑要换个教授了。这个教授也许不招学生或者说对你不感兴趣,从而直接不理会你了。毕竟套磁时间也是有限的,跟这个教授沟通了这么久,还是无济于事,那还不如选择一个新的教授,而不要因为这一个教授,而延误了联系其他教授的机会。
  当然,有一种情况,就是教授回复你不招生,但如若被你的坚持所打动的话,也有很大可能会将你推荐给其他教授,这样,你的套磁也算是比较成功的。
  所以,套磁,坚持也是非常重要。对于是否换套磁教授,一定要考虑好,如果真的心仪这个教授,不要因为还没怎么努力,就放弃了。更换教授,毕竟也是无奈之举。




 
                        







 格拉斯哥大学
格拉斯哥大学 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 曼彻斯特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利兹大学
利兹大学 阿德雷德大学
阿德雷德大学 昆士兰大学
昆士兰大学 莫纳什大学
莫纳什大学 西澳大学
西澳大学 英国计算机专业
英国计算机专业 英国留学方案
英国留学方案 美国留学规划
美国留学规划 美国留学选校
美国留学选校 美国会计专业
美国会计专业 美国博士
美国博士 美国大学申请
美国大学申请 美国留学申请规划
美国留学申请规划 美国艺术留学
美国艺术留学 加拿大奖学金申请
加拿大奖学金申请